信息化使汽车零部件企业更“聪明”

博主:adminadmin 2024-12-16 35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息化的路线可能分三个阶段,即产品研发与制造数字化、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和企业信息系统化集成。但各个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程度的并行作业。

  如果说10年前来谈这个问题,难免涉嫌生造,但如今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信息化已成主流趋向的时候,却正当其时。

信息化使汽车零部件企业更“聪明”

  最显著的特色——新型分工

  进入新世纪,国际上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正在加剧实行新型的全球化分工,汽车制造商集中精力,重点转向越来越频繁的整车新产品开发,以适应日益白热化,并稍纵即逝的市场个性化竞争需求,而不得不将大量零部件业务实行外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自身专业化基础优势出发,积极配合汽车制造商的需求,供应配套用零部件,暂时没有的,立刻去开发,绝不把客户拒之门外。这种新型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互动、实时、协同的分工关系,真切的体现出信息快速传递和提升的价值。这给整个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国际汽车专家预测: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约7300万辆,国际汽车保有量约8.9亿辆,平均每6.5人拥有一辆汽车。我国为每34人拥有一辆汽车;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12亿辆,这主要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汽车市场的兴盛引发的。届时,平均每5.4人拥有一辆汽车,中国约为11人,这说明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水平还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就是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的重要所在。手机、电视、空调、冰箱、计算机都已成为汽车上必备的设备,汽车不仅仅是一种载人工具,更是一种满足个性需求的享乐性移动装备,汽车背负着神话般的使命。

  据罗兰? 贝格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为11040亿美元,国际汽车集团的‘中国采购风潮’将持续增长,这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注入长期增长的动力。”近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在众多国际采购场合患有 “消化不良”症。这就是“让你吃,吃不了”的状况,从而损失不少商机。这主要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年代,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企业仍处于传统的、单一化的制造商状态,难以适应日益高端化、信息化的国际采购流程变化的需求和对接,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未能更多跨入国际采购门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鲜明的本色——专业化

  专业化,可以说是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史上归结为最精华之处。

  从汽车产业历史观看,专业化是汽车产业一种分工过程的产物,随着汽车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在企业内部之间和产业内部之间出现不断游离和细化的分工协作现象。一个汽车产品往往不是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的。一个企业可以生产汽车产品的某一构成部分,完成某种工艺,或进行某种技术性服务,从而实现汽车产品全过程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并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

  现代化的汽车产业专业化与传统年代的专业化生产有了很大变化。它注入了一种全新的专业化理念。在信息高度发达社会,信息化成为专业化生产实现新型突破性发展的后盾,信息量激增促进了专业化进化过程,成为企业重组和融合的动力。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知识经验的加速积累和有机组合,成为专业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信息化的不断集成与创新,促使原有同质化的产品实现异化,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从而建立起具有专业化特色的市场势力范围,使专业化的作用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常说要实现超越性发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现代化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的发展趋向是: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独立性增强,它面向行业,面向全球,摆脱为某一汽车制造商单一化服务性质;

  ?不断实现高新科技的系统集成化用产品模块化供货情况增强,不断开发汽车零部件新兴的市场;

  ?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强有力的信息化改造,这仍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加强基础性研究,可能实现原创性创新成果,为实现新型汽车同步工程和超前工程提供服务;

  ?组织结构重大变革,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将大为减少,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而二、三、四级零部件供应商却显著增加,实现专业化产业链大延伸和产业重组;

  ?汽车零部件企业不论大小,都要努力提升企业全球化的影响力和品牌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不断变革营销渠道和方式,形成良好的服务网络体系。

  总之,现代汽车零部件企业专业化发展具有全球一致性特点,因此,也是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努力方向。

  当前,国内已拥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企业,尽管仍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有差距,但他们的崛起,给了全行业以榜样和信心,诸如陕西法士特传动系统、福耀玻璃、广西玉柴、南京奥特佳冷机、山东金麒麟、滨州活塞、浙江银轮、深圳航盛、上海东方久乐安全气囊、浙江亚太、瑞立、万安等等。

  最明确的路线——信息化

  什么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信息化呢?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但大体是,从我国零部件产业特色出发,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库管理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商务服务领域中,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将各项业务有机地联结和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将信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信息化,从总体上看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这过程中,可能采用一种“雁行模式”比较合适,就是说雁行队只有一个“领飞者”,而大多数是“跟飞者”,但暂且不要去当“领飞者”,而要当“跟飞者”,这样就要充分学习国际、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应用有先有后、有重有轻、有急有缓、由浅及深的办法,尽一切努力减少实施中的风险和不必要付出,提高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

  这样,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息化的路线可能分三个阶段,即产品研发与制造数字化、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企业信息系统化集成。但各个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程度的并行作业,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符合实际的信息化安排,并不强调要一致化。但信息化的目标却要坚定不移的。

  现代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已广泛采用数字化。它的实质就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而建立起来的逻辑化、程式化和描述化的数字化平台,并实现从产品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运行模型,使那些直觉经验、物理模型、人工画图为特征的传统方法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应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模型,不是为先进而先进,而是要适应在市场多变情况下,为争夺市场的时空优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风险,提高研发效率而进行的。目前国内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对工程软件的运用和开发能力差。因而尽管有了硬件,但由于软件开发水平跟不上,因而在产品创新、研发和制造水平等方面普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很好的提高。因此,当前大部分零部件企业应把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数字化作为第一要务,把水平切实的搞上去。

  企业的资源整合和集成是企业产品研发和制造数字化的锦上添花,如果企业没有把数字化的研发和制造工程搞好,而先热心于搞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则会是本末倒置,无法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但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也很重要,它是以企业资源计划为中心(ERP) 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在企业商务领域的信息化,如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等,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的效应,实现企业流程再造和重组。这就有

  (陈光祖)

The End

发布于:2024-12-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空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