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设计借鉴-丰田在ist上仪表板中央部分浮起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丰田汽车上市的新款“ist”采用了仪表板中央部位凸起的“浮起中央仪表群(Floating Center Cluster)”。这是使中央部分略高于仪表板的设计。
在美国作为“Scion xD”销售的ist以个性较强的30~39岁用户为对象,因此在内装方面也追求了高档感。
仪表板在不经涂装的同时采用了新几何图案的皱褶,此外中央部分作为单独的部件采用了具有光泽感的涂装。
由于采用与“Vitz”同样的底盘,因此没有变更用于支撑仪表板的构件等的设计。
除中央部分之外,仪表板各部件大量采用了称为“TSOP (Toyota Super Olefine Polymer,丰田超级烯聚合体)”的PP(聚丙烯)材料。除仪表板本身外,这些部件还包括杂物箱及空调出风口等。
中央部分采用PC(聚碳酸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进行了黑色金属涂装。
另外,下部的空调操作面板及中控台还大量采用了曲线,并配备经过相同涂装的面板,形成了立体造形。
ist的仪表板
除中央部分以外,大量采用了TSOP在实用化方面,该设计存在乘客抓扶中央部分的边框以支撑身体时的强度以及生产工序中的组装性等课题。
在高冈工厂为了与Vitz混线生产,通过对固定中央部分的安装用夹具的形状下工夫,确保了组装性。
丰田新款Ist的“花样”设计 开发成本几乎为零
丰田汽车2007年7月30日发表了5门掀背车新款“Ist”。内装特点是:仪表板上采用了在同一仪表内显示车速和发动机转数的“同心仪表(Concentrictrick Meter)”。
该仪表内配置有显示车速的指针以及显示发动机转数的指示器。丰田介绍,当驾驶员启动发动机时,两个指示器就会向相反方向旋转至近 180°,将驾驶前的情绪调动起来。仪表开发负责人称,这种“花样”设计的开发成本“几乎为零”。
同心仪表的工作机制很简单。首先由设置于仪表面背面附近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经由车载LAN接口规格“CAN”获取发动机起动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一信息,使仪表内模拟指针的两个指示器同时动作。ECU及指示器的动作算法为标准配备。因此,如果想增加设计“花样”,只需对ECU的软件略施改进。
Ist由丰田汽车和大发工业联合开发。仪表类的电装系统主要由大发工业负责。据该公司的仪表开发负责人透露,当知道是将车速和发动机转数放在同一仪表中显示后,就试着向丰田汽车提交了这一设计方案,再加上几乎不需要成本,因此丰田立即决定采用。
发布于:2024-12-2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